歡迎使用手機瀏覽
我的爺爺申晉恒(1895.3.14-1954.9.2),字晉泰,1895年3月14日出生于湖南省邵東縣流光嶺鄉(xiāng)旸昇村一個貧苦農(nóng)民家庭。在兵荒馬亂、軍閥混戰(zhàn)的年代,舉家遷徙至湖南省芷江縣城黃甲街居住,主要靠經(jīng)營布匹、藥鋪、糖、米等為生。爺爺為人忠厚,誠信至上,生意紅火,顧客盈門,為后來抗戰(zhàn)救國積累了原始資本。
墊資修建芷江機場
1937年,“七·七”事變后,民族危亡迫在眉睫。蔣介石臨時動議,由南京遷都重慶。他認為芷江這個“西楚咽喉”,對捍衛(wèi)大西南后方具有重要的軍事地位和戰(zhàn)略意義。即以國民黨中央航空委員會的名義,電令湖南省政府修建芷江機場。1937年12月,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征調(diào)芷江、麻陽、會同、黔陽、溆浦、沅陵、辰溪、鳳凰等十一個縣的民工1.9萬余人修建機場。我的爺爺申晉恒,不是一名普通的民工,而是管理500余名民工的包工頭。他既要監(jiān)管工程進度與質(zhì)量,又要管民工的吃住。在國民政府財政捉襟見肘的情況下,修建芷江機場的撥款遲遲未到,我的爺爺申晉恒毅然慷慨解囊,全額墊資500余名民工工資和吃住伙食。正因為有我爺爺申晉恒這樣的愛國人士,保障了芷江機場施工進度的迅速推進。1938年10月,僅用了10個月時間,芷江機場竣工。此后,國民黨武漢航空第九總站及南昌飛機修理第二廠相繼遷來芷江。
慷慨賑藥救死扶傷
芷江機場位于芷江縣城東郊一公里處,占地2000余畝,是抗戰(zhàn)時期盟軍遠東第二大軍用機場。芷江城郊山崗、丘陵連綿起伏,山間盆地開闊、平坦,自古以來是校場點兵練兵場。修建芷江機場需征拆民房2800多棟,遷移墳墓32000多棺。1938年夏天,雨熱高溫,機場工地人山人海。由于大多數(shù)墳墓無人認領(lǐng),開挖后的腐朽棺木和累累白骨隨處亂扔,導致臭氣熏天,瘧疾流行。在衛(wèi)生條件極差的情況下,大約60%-70%的民工感染了可怕的瘧疾,約萬余民工死于瘧疾傳染病。由于害怕瘧疾疫情蔓延,大多數(shù)民工死后沒有運回家鄉(xiāng)安葬,“萬人坑”便成了客死他鄉(xiāng)民工們的最后歸宿。
那時候,我的爺爺開了一家頗具規(guī)模的中藥鋪,郎中和街坊鄰居普遍認為,申晉恒老爺該發(fā)大財了!但是,他做出了令人驚詫的舉動:免費賑藥!
藥罐太小無濟于事,爺爺便安排伙計們用做飯的大鍋熬藥;人手太少忙不過來,他租用鄰居灶房煎藥熬湯。感染瘧疾的民工們盡管氣息奄奄,但仍然叩頭作揖、千恩萬謝,感謝爺爺?shù)目犊e和救命之恩!
“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。”我爺爺申晉恒對他尚未成年的孩子們說,“待你們成年后,方知為父的良苦用心!”我的伯父、姑媽和父親在回憶這段往事的時候,無不肅然起敬。
為赴緬甸遠征軍資助軍餉
爺爺是遐邇聞名的忠厚之人,是慷慨解囊的愛國紳士,是有口皆碑的誠信商人。1941年10月,中國赴緬甸作戰(zhàn)遠征軍途徑湖南省芷江縣城休整。遠征軍新編38師師長孫立人部一個團的兵力1000多人駐扎在爺爺家里一個星期。爺爺十分熱情,像過年一般,殺豬宰牛,犒勞將士。爺爺特別高興,經(jīng)常和戰(zhàn)士們拉家常,噓寒問暖,還與孫將軍及團部長官飲酒話別。
“唉,遺憾我的孩子太小,最大的才13歲!”爺爺說,“否則,隨同你們赴緬作戰(zhàn),報效祖國!”爺爺聲音哽咽,眼含淚花,舉起酒杯,“我將畢生積蓄捐給貴軍抗擊日寇。”爺爺豪情滿懷地說。“申兄大義,我等銘記!”孫立人將軍說。
據(jù)伯父、姑媽和父親回憶,爺爺申晉恒將家里的全部現(xiàn)金捐獻給了孫立人部作為赴緬甸作戰(zhàn)的軍餉。同時,他還組織街坊鄰居歡送遠征軍踏上萬里征程。
關(guān)于我們 聯(lián)系我們 網(wǎng)站地圖 用戶調(diào)查
共產(chǎn)黨員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