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7年,由上??茖W技術出版社組織編寫的《數(shù)理化自學叢書》重版發(fā)行。讓人意想不到的是,這套曾經(jīng)默默無聞的教科書再版后受到了極大的歡迎,與其它課本一起,在新華書店掀起了一股搶購潮,排隊的人流甚至阻塞了交通。
為什么曾經(jīng)無人問津的教科書會在1977年突然成為暢銷書,在這一年,究竟發(fā)生了什么?
這一切要從1977年8月4日說起。這一天,剛剛復出不久、主動要求分管教育科學工作的鄧小平同志主持了有30多名科學家和教育工作者參加的座談會。
會議討論的重點集中在高校招生這個熱點問題。武漢大學的查全性副教授尖銳批評了現(xiàn)行招生制度,與會的許多專家都表示贊同,建議下決心對現(xiàn)行高校招生制度進行改革。當時有學者提出一個招生的十六字方針:“自愿報考、單位同意、統(tǒng)一考試、擇優(yōu)錄取”,鄧小平揮筆把“單位同意”四個字去掉了。他主張立即恢復高考:“改變現(xiàn)行招生辦法,既然今年還有時間,那就堅決改”,“今年就要下決心恢復從高中畢業(yè)生中直接招考學生”。
鄧小平的果斷意見,贏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。
1977年10月5日,中央政治局討論通過了招生工作文件。10月12日,國務院批轉教育部《關于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》和《關于高等學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見》兩個文件,宣布當年立即恢復高考。
自此,中斷了11年的高考招生制度重新恢復。
一個“考”字,猶如一聲號令,蕩滌了“讀書無用論”的污流,為百廢待興的中國大地吹來了第一陣尊重知識、尊重人才的春風,也成為教育領域撥亂反正的第一聲春雷。
統(tǒng)一考試、擇優(yōu)錄取,給無數(shù)青年人提供了一個相對公平的機會,尤其是讓那些上山下鄉(xiāng)和回鄉(xiāng)青年看到改變生活命運的希望。城里的中青年紛紛涌入書店與圖書館,如饑似渴地學習。插隊的知青們翹首以待郵遞員送來家中郵寄的備考書籍。缺少復習資料的農(nóng)村青年則把報紙上的社論、評論都剪下來,當作范文一篇篇背誦。
他們中,有十幾年前就告別學校的“老三屆”,也有剛畢業(yè)的高中生,年紀小的只有十六七,年紀大的已過而立之年。他們中有夫妻、師生、朋友、同事,所有人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。
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,這一年19歲,只有考試大綱的他盡全力汲取所有能夠接觸到的知識。憑借從小養(yǎng)成的快速學習能力,他在考前背完了兩本300頁的政治和史地復習書。
經(jīng)濟學家錢穎一,這一年21歲,他找同學借來文革前的中學教科書,背到鄉(xiāng)下進行自學,他的英語和數(shù)學都是在田埂上學的。
畫家羅中立,這一年29歲,每天下班之后,他跟著輔導老師重新學畫,離開課堂多年的他不敢怠慢,起早貪黑地復習,甚至熬出了結膜炎,終于補上了缺失的美術課程。
1977年11月至12月,570萬考生用激情和渴望驅(qū)散了1977年的寒冬,這也是新中國歷史上,唯一一次冬季高考。次年3月,27.3萬名大學生,懷著對校園的憧憬和對未來的期待,走進了他們夢寐以求的“象牙塔”。
高考制度的恢復,為被“文化大革命”耽誤的大批知識青年敞開了大學之門,不僅推動了“文化大革命”之后中國教育的復興,而且對社會變化產(chǎn)生了深遠影響,成為改革開放初期標志性大事。社會上和青年中重新出現(xiàn)了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熱潮,國家現(xiàn)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大批人才開始得到有計劃的培養(yǎng)。
恢復高考打破了僵化的思想堅冰,給廣大知識青年和全社會帶來巨大的正能量,為中國撥亂反正、走向改革開放注入了無比強大的動力。
關于我們 聯(lián)系我們 網(wǎng)站地圖 用戶調(diào)查
共產(chǎn)黨員網(wǎng)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24993號-1